2005年4月18日 星期一

法政》關於台灣戰略地位的對話﹝二﹞


==> taing (不知道) 提到:

> ==> karenbabe (光) 提到:
> > 論事論理不要太過武斷為佳。
> > 您的論調我在電視上曾經聽過,
> > 是由親民黨的孫大千立法委員所發表的。
> > 但是,簡單的兩句:
> > 「時代環境已經轉變,全球化的時代已經來臨」
> > 並無從證成您的結論「冷戰結束」,
> > 自然也難謂「......臺灣的戰略價值減輕」。
> 謝謝您的指教
> 首先聲明 本人是針對以臺教會會員名義所發文的文章提出個人看法
> 不是替其他政黨發聲....
> 接下來再來回覆您的質疑

本人從未質疑您是任何政黨的傳聲筒,
亦請勿自設稻草人,對號入座。

> 您對本人所提出的全球化時代的來臨
> 認為無法證明冷戰已經結束之語?
> 我並沒做出"冷戰結束"的結論
> 也不用做這個結論
> 這是事實的陳述...與全球化並無必然的關連
> 東西方冷戰已然結束...是眾所周知之事
> 不必我再來"證明"!
> 很多歐美領袖人物及學者甚至傳媒都說過了....
> 除非您刻意忽視他們的看法
> 正如您所言....
> 國際間新的合縱連橫正在展開...
> 倘若不是因為冷戰結束...何來新的合縱連橫?
> 冷戰或許真沒結束?它始終活在某些人的腦海裏....

本人當然知道一般所謂的當作專有名詞的「冷戰」已經結束了,
所謂當作專有名詞的冷戰,泛指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至
蘇聯解體、東歐變天、柏林圍牆倒塌止,
東西兩大集團彼此在經濟、哲學、文化、社會和政治立場方面產生嚴重對立,
熱戰似乎一觸即發,卻未真的爆發的緊張關係,
這點恕我已於前文提到過。
但吾人討論國際局勢時,並不應拘泥於歷史名詞的解釋,
而應著重於名詞的實質意義,
其意均指目前各個集團正積極的擴張自己在經濟、社會、政治立場等方面影響力,
努力在經濟、科技、軍備等方面強化、競爭,
因此本人前文提到「新一波冷戰」開始的可能性。
如果您認為不可續用「冷戰」此一歷史名詞,
那麼我們稱其為「涼戰」、「寒戰」均無不可。

> 全球化並非絕對勢不可擋
> 但是硬要與潮流對抗...倒楣的還是自己
> 想想北韓與古巴...

您的此番思維事實上證明了存在舊日冷戰思維中的
很可能是您自己。
全球化的對抗中,觀察家目前所擔憂的是:
1.全球化可能造成階級戰爭,也就是說窮人階級對抗可以全球流動的達沃斯菁英。
2.先進的歐美國家可能也會開始抗拒全球化。高盛公司2003年的研究驚人的預測,
俄羅斯、巴西、印度和中國四個經濟體到了2050年,很可能排除掉所有別的先
進國家,和美日兩國並列世界經濟的前六強。現在如果有學者主張全球化可能
傷害到先進的經濟體,學術界已經不再斥之為無稽之談了。
所以您還認為只有感覺上比較落後的北韓、古巴才會抗拒全球化嗎?
我想是您不夠了解全球化所做的過度推論。

> 我批評的是該文還在用冷戰時期的思維來面對現在的國際局勢
> 冷戰時期的思維是什麼?
> 就是所謂的防堵與選邊站....
> 為了防堵中共...臺灣就要如何如何
> 卻無視全球化的趨勢...
> 又謂臺灣戰略地位沒有因此減輕...
> 臺灣的戰略價值在於美國與中共的對抗
> 過去為了對抗共產中國...才連繫臺灣與太平洋環島諸國...
> 現在的情況是...
> 除了臺灣還在堅持自己的重要性之外
> 這些國家包含美國那一個與臺灣有協防或聯盟協定
> 那一個與臺灣有邦交...
> 給的是空頭支票...沒有外交正式的協定或條約
> 真的打起來...倒楣的是誰?
> 醒醒阿!真的要醒醒阿!

既然您先前的推論過於武斷,
也不曾考慮過新一波冷戰的可能性,
又怎能正確評斷冷戰時期的思維已經過時?!
台灣的戰略地位如果不再重要,
您就無法合理解釋,為什麼中國反分裂法通過的時候,
世界各國均表示中國不應片面改變台海現狀。
特別是中國如果併吞台灣,
對美國而言是中國勢力侵入太平洋,
對日本來說是海上能源經濟命脈被攔腰而斷,
因此我們才會看到美國日本是如此重視這件事的後續發展。
所以台灣的戰略地位真的如您所說不重要嗎?

該醒的,到底是誰?!

--
☆ [Origin:椰林風情] [From: 218-166-216-158.dynamic.hin] [Login: **] [Post: 41]

0 意見: